第58章 我的脑袋就放在这里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严格意义上来说,钟年说的并不准确,大明并非完全不收商税的,只是绝大多数的商品是免税的,比如说丝绸、布匹这一类的百姓生活用品都是不收税的的。

朱老板的初衷可以理解,为了让减轻百姓的生活压力,而且朱老板这一辈子做的事都可以总结为这一句话。

他是真的全心全意为了百姓在着想的。

但是问题在于,朱老板忽视了一个最严重的问题,那就是他不收税,得益的并不是百姓,而是商人!

老朱的想法应该是,我免你们商人的税,你们就把价格定的低点,这样你们也有钱赚,百姓也能收益,朝廷也没有损失,是三赢的局面。

然而老朱实在是有些低估了那些商人的胃口了。

英国经济评论家邓宁格在《工会与罢工》当中有这样一句话:

“一旦有适当的利润,资本就胆大起来。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,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;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,它就活跃起来;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,它就铤而走险;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,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;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,它就敢犯任何罪行,甚至冒绞首的危险。”

这段话,很适合用来评论明初的商人。

我才不管你老朱怎么想,那你不收税,我们就多赚点,想让我们主动降价?门都没有!

老朱为此曾动刀杀了很多人,但是没用,哪怕没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,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,他们也敢冒着砍头的风险赚钱。

当然了,可有一点,他们也知道百姓是老朱的逆鳞,因此他们对外售卖的价格也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,百姓的生活压力并不大。

换而言之,他们赚的其实是朝廷的钱。

因为朝廷虽然轻视商人,但是在搭建平台和提供运输方面还是有所付出的,但是对于这些最重要的商品却不收税。

即便是对于其他物品,比如瓷器、茶叶、酒水这类物品,税收最多的时候也才三十税一。

什么概念啊?

就是几乎等于不收税!

南宋的商人要是听说有三十税一的商税,估计做梦都要笑醒!

举个最简单的的例子。

宋朝天禧年间的商税大概在五百五十万贯左右,而明朝宣德年间的商税大概在……三十二万贯?

这已经不能用天差地别来形容了,只能说朱元璋农民出身的局限性太大了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莲花楼之李相夷天幕看莲花 青锋传 李二:我表弟过于给力 大唐极品帝婿 扬锋汉起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! 江山横刀美人香 手握兵马虎符,铁骑横推人间 穿越大明:我才不做亡国太子呢 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 皇天无极经 三国少年时代 我在大秦发展高科技 从天地会总舵主开始穿梭武侠世界 东汉不三国 唯有华夏 三国之制霸寰宇 大明: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! 我在综武召唤第四天灾 人在女尊战国,目标:大秦帝太后